基地展示

CASE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基地展示

乌不对称作战打击俄战略基地未来若武统要多个心眼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6-04 10:37:07

  最近,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再度爆发了一场新的舆论争斗。乌克兰基辅当局在6月1日宣称成功击毁了包括战略核轰炸机在内的41架俄罗斯战机,而俄罗斯方面则表示,实际上只有2架图-95MS战略核轰炸机和1架安-12中型战术运输机遭到了损毁,其他受损的战机均可以修复。显然,基辅公布的战果与俄罗斯所报告的损失之间存在显著差距。然而,乌克兰特工于6月1日发起的“蜘蛛网”不对称作战,已经开始显露出基辅当局的战术成效。从乌克兰发布的数据来看,当地情报机构早已为6月1日的突袭做好了周密安排,实施了在俄罗斯境内的前期准备工作,包括组装FPV自杀式无人机和设立通讯中继设备等。

  分析俄罗斯战略基地的位置可以发现,它们距俄乌边境已有数千公里之遥。然而,乌克兰特工通过渗透手段,得以在俄罗斯航空基地附近发动突袭,使得俄罗斯空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打击,完全未曾想到深处俄罗斯战略纵深的基地会成为攻击目标。这场俄乌冲突向全世界展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力。乌克兰特工在6月1日使用了超过170架FPV无人机,即所谓的“穿越机”,这类无人机通过操作者的第一视角,让其能够精准控制飞行轨迹,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打击。从基辅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,FPV无人机直接冲向了俄罗斯空军的图-95MS战略核轰炸机。

  对于乌克兰特工所实施的不对称战争模式,烽火前站的分析认为这也为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广泛使用,军用机场及其他设施的安全性受到了显著影响。如果在未来选择实施军事行动,必然需要谨慎周全、加强警惕。乌克兰特工在发动无人机攻击时,采用了民用卡车进行隐藏,每辆卡车内部存放了大量的无人机,抵达攻击目标附近后,无人机被迅速激活,身处乌克兰境内的操控者便可以精确打击俄罗斯空军的战略基地。

  透过乌克兰特工的作战机制不难发现,这些FPV无人机是在俄罗斯境内组装的,旨在躲避俄罗斯的监控。实际上,俄罗斯境内拥有多家FPV无人机生产厂商,同时也容易获取爆炸物质,使FPV无人机能够转化为自杀式攻击平台。FPV无人机本身是通过遥控来实现其功能的,经过改装后的通讯模块和民用通讯设备,使得操控者可以跨越数千公里进行远程控制。在俄乌冲突期间,台岛也在积极借鉴乌克兰的不对称作战经验,因此大力推进无人机的装备研发,探索相关的战术应用,同时也在加速无人艇的研发进程。

  对于而言,其拥有众多的军事基地,如果台岛能通过渗透手段提前部署大量FPV无人机,并在合适的时机发动攻击,将可能给造成不小的损失。实际上,即使没有战斗部的FPV无人机,只要速度足够快,针对特定部位进行撞击,依然能够显著削弱战斗机的作战能力,因此对此需高度警惕。此外,当局的动机颇具险恶之处,积极推动大量采购美国武器装备的举动也昭示着其企图,烽火前站分析认为决策层需要格外谨慎。

琼ICP备xxxxxxxx号
电 话:400-123-4567 手 机:13800000000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扫一扫关注微信